林怡寧國考路並不平順,第四度上陣總算搶到鐵飯碗,她會將各國人事制度製成「比較表」。 記者馮靖惠/攝影
2015-04-12 08:16:59 聯合報 本報記者馮靖惠
25歲的林怡寧,作為家中唯一經濟支柱的父親,在她大二時生病提前退休,全家過著吃老本的日子,她拚命打工賺生活費,並決定畢業後考公務員,以穩定收入協助家計。
未料準備國考期間又遇奶奶過世,但崎嶇的備考路,讓她愈挫愈勇,前後準備了兩年半,第四度上陣總算考取地方特考3等人事行政探花。
25歲的林怡寧,作為家中唯一經濟支柱的父親,在她大二時生病提前退休,全家過著吃老本的日子,她拚命打工賺生活費,並決定畢業後考公務員,以穩定收入協助家計。
未料準備國考期間又遇奶奶過世,但崎嶇的備考路,讓她愈挫愈勇,前後準備了兩年半,第四度上陣總算考取地方特考3等人事行政探花。
考取地特4等人事行政類科的蔡名婷說,她大三下時開始補習,但強調上完課後一定要再經過自己的理解、消化。她著重自已念書,上課都只聽一遍,而非重複聽課。她還自製A4法條本,並發想出「要件聯想口訣」,讓無聊的法條更好記。
蕭富庭邊工作、念書,還能考上律師,善用時間絕對是關鍵。為免影響讀書效率,他堅持每周念書不超過40個小時,靠著數位工具有技巧地分配各科讀書時間,讓投入的心力獲得最高的效益。
律師考科配分不同,為了建立一個「合乎比率」的讀書計畫,蕭富庭透過Google雲端硬碟建立試算表,計算各科分數比率,然後將當周讀書時間乘上各科分數比率,得出當周可以拿來讀該科的時間,這個方式還可依強科與弱科、重要與不重要科目微調。
去年錄取高考人事行政的黃毓秋,本來是上班族,但公司問題須離職,因而下定決心用1年的時間拚國考,不但高普考都上榜,高考還高分考上第5名,目前在台北國稅局人事室擔任人事人員。
![]() |
黃閔仕錄取103年高普考統計類科。 記者董俞佳/攝影 |
【聯合報╱本報記者董俞佳】
黃閔仕高考大失分,卻還能榜上有名,讓人好奇他是怎麼辦到的?他說,收到成績單之後才知道,原來是各科成績都很高,才有機會彌補迷糊造成的失誤。